近日,在中卫市退役军人事务局服务大厅配资股票,电子屏实时滚动着“军人依法优先服务指南”,退役军人李登茂正在“一站式”窗口办理业务。
“原本以为要跑好几个部门,没想到在这里半小时就办好了,真方便!”李登茂拿着办好的材料,语气中满是惊喜。
今年4月23日,在全国双拥模范城(县)命名大会上,中卫市被授予“全国双拥模范城”荣誉称号。自2021年锚定创建“全国双拥模范城”目标以来,中卫市以创新实践书写着新时代军民鱼水情的新篇章。
红色基因厚植“鱼水情”
“当年在战场上,我们靠着信念和勇气守住了阵地……”在市职业技术学校报告厅里,老兵马永庆正在为学生们讲述老山战役英雄事迹,台下师生听得热泪盈眶。这是中卫市老兵宣讲团“六进”活动中的一场。
在海原县关桥乡红色教育基地,一口“红军井”无言地诉说着军民鱼水深情,记录着无数革命先辈的英勇事迹。前来参观的海原县第四小学学生蒋雨轩说:“这口井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让我懂得了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近年来,中卫市打造3所“少年军校”、6个红色教育示范基地,组织退役军人开展“重走长征路”等思政活动,通过发布现役军人立功“光荣榜”、拍摄老兵宣传片等方式,让双拥精神深入人心。
展开剩余64%暖心实事托起“尊崇感”
为守护英烈荣光,中卫市投入1916万元完成烈士纪念设施提质改造。与此同时,投资400多万元建成中卫军休老年大学,书法、摄影课堂里不时传出欢声笑语。
崇军合作企业代表、中卫市沙坡头区酒店行业协会负责人胡园说:“我们酒店行业积极响应号召,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开展一系列拥军优属活动,会员单位主动为军人提供优先入住、价格优惠、免费升级房型等服务,让军人在旅途中感受到家的温暖和社会的尊重。”截至目前,全市1200家崇军合作单位拥军优属活动涵盖生活各领域,相关做法被国家退役军人事务部官网专题报道。
军民携手共绘“同心圆”
在海原县关庄乡窑儿村的农产品展厅,一箱箱包装精美的杂粮即将发往全国各地。“多亏了部队帮忙打开销路,现在我们村的农产品成了‘香饽饽’!”村党支部书记段国军指着墙上的“军委国防动员部消费帮扶专区”标识激动地说。
据了解,近年来,中卫军分区投入137.8万元助力海原县贾塘乡后塘村发展,打造的智慧乡村让村民生活更便捷,武警中卫市支队为帮扶村累计投入35万元,帮扶的产业项目带动就业200余人……军地协作的故事每天都在中卫上演。
退役军人就业领域,退役军人李宗泉通过专场招聘会入职企业后,在岗位上得到了成长:“招聘会提供的岗位很对口,让我实现了新发展。”
自创建“全国双拥模范城”工作开展以来,中卫市积极整合政府、部队、社会“三方资源”,打造教育、科技、法律、文化拥军“四项品牌”,形成了军地合力抓创建的双拥创建新格局。高质量完成78名军转干部、逐月领取退役金的退役军人、政府安排工作的退役士兵和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退出的消防员转业安置工作;举办退役军人军属各类专场招聘会60余场次,新增就业833人;为退役军人创办企业及吸纳自主就业退役士兵企业减免税金342.88万元,为1593名退役军人和军属、退役军人创办企业发放贷款3亿余元,为23名退役军人发放创业补贴23万元。
……
从政策保障到情感共鸣,从民生实事到发展赋能,中卫市用一项项务实举措,将双拥工作融入城市血脉。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副局长何永忠说:“全国双拥模范城不仅是一块金字招牌,更是我市军民携手奋进的新起点。我们将继续擦亮这张名片,让双拥之花常开常艳!”
▌来 源:《中卫日报》配资股票
发布于:北京市配先查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